陈垣(1880——1971),字援庵,广东新会人,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更以其高尚的品格和爱国情怀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一、早年经历与学术起步
陈垣先生早年在广州参加反清斗争,后从事历史研究和教育工作。他自幼好学,无师承,靠自学闯出一条广深的治学途径。12岁时,他从老师的书架上发现了张之洞编写的《輶轩录》书后附《书目问答》,这使他找到了读书的新门径,受益匪浅。
二、史学成就与教育贡献
陈垣先生在元史、宗教史、校勘学、考古学等方面均有相当成就。他的主要著述有《元西域人华化考》《校勘学释例》《史讳举例》及《通鉴胡注表微》等,成为史学领域的经典。
在教育事业上,陈垣先生曾任国立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的教授、导师,并担任辅仁大学校长长达26年。他创建了广州光华医学专门学校、北京孤儿工读园、北京平民中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
三、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
陈垣先生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在抗战时期,他身处沦陷区的北平,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持民族气节,不与日伪合作,并以史学作武器,表彰忠臣义士,教育广大青年学生热爱自己的民族。
四、历史贡献与影响
陈垣先生在史学领域的贡献巨大,他的治学方法和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更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和青年。
五、结语
陈垣先生是一位传奇式的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一生充满了智慧与传奇。他的学术成就、教育贡献和爱国情怀将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