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椎间盘损伤是常见的脊椎疾病之一,主要发生在腰椎和颈椎区域。了解椎间盘损伤的常见病因和有效的康复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椎间盘损伤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诊断以及康复治疗。
椎间盘损伤的病因
1. 椎间盘退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逐渐发生退变,纤维环和髓核的含水量逐渐下降,髓核失去弹性,纤维环逐渐出现裂隙。这种退变是椎间盘损伤的根本原因。
2. 劳损积累
长期弯腰、扭转等动作易引起椎间盘损伤。例如,久坐、搬运重物、驾驶等职业活动都可能导致椎间盘损伤。
3. 外力损伤
突然的扭伤、跌倒或撞击等外力损伤也可能导致椎间盘损伤。
4. 妊娠
妊娠期间整个韧带处于松弛状态,而腰骶部又承受比平时更大的应力,增加了椎间盘突出的风险。
5. 遗传因素
小于20岁的青少年患者中约32%有阳性家族史。
6. 腰椎发育异常
腰椎发育异常使下腰椎承受异常应力,从而增加椎间盘损害的风险。
椎间盘损伤的症状
1. 腰痛
约91%的患者出现下腰背或腰骶部疼痛,咳嗽、打喷嚏时加重。
2. 坐骨神经痛
疼痛从臀部沿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放射至足跟,多为单侧。
3. 下肢麻木或无力
神经根受压导致感觉异常或肌肉萎缩。
4. 间歇性跛行
即行走一段距离路程后出现下肢疼痛,无力,弯腰或蹲下休息后症状可缓解,再行走症状又出现。
5. 感觉麻木
部分患者常出现肢体的麻木感,也是因为神经受压所致。
6. 严重者会发生下肢肌肉萎缩、瘫痪、大小便失禁等。
椎间盘损伤的诊断
1.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职业、生活习惯、外伤史等。
2. 体格检查
检查患者的腰背部活动度、神经根受压情况等。
3. 影像学检查
如X光、CT、MRI等,可明确椎间盘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椎间盘损伤的康复治疗
1. 卧床休息
在腰椎间盘突出发作时仍然是必要的,但不需要绝对卧床。逐渐可以开始正常活动,少弯腰、少运动、减少工作量。
2. 物理治疗
包括电疗、热疗、按摩、牵引等,可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愈合。
3. 康复训练
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加强腰背肌等核心肌群的力量,改善姿势,预防再次损伤。
4.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等,可缓解疼痛和炎症。
5. 中医治疗
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治疗方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总结
椎间盘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了解其病因、症状、诊断和康复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康复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健康。在生活中,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是预防椎间盘损伤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