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被誉为昆明“城市之肺”,自古以来就是昆明市的生态明珠。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滇池面临着水质恶化、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昆明市通过一系列举措,成功实现了滇池的绿色转型,让这颗“高原明珠”重新焕发光彩。本文将揭秘昆明“城市之肺”的绿色转型密码。
一、生态治理,源头入手
滇池的绿色转型首先从源头入手,昆明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综合采取控源截污、生态增绿等措施,不断加强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
控源截污:昆明市加大了滇池流域的污染源排查和整治力度,对工业、农业、生活污水进行了全面治理。特别是对滇池周边的工业企业和生活小区进行了严格的排污监管,确保污染物不直接排入滇池。
生态增绿:昆明市新增城市绿地和开放共享绿地,推进公园城市建设,让市民“推窗可见绿、出门即入园”。同时,积极开展林草生态保护修复,提升滇池周边的生态环境。
二、政策法规,保驾护航
为了确保滇池的绿色转型,昆明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2024年1月1日修订发布的《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划定了滇池生态核心区面积,比原来的滇池一级保护区陆域面积增加24.31平方公里,实现了湖进城退的巨大转变。
空气质量改善:昆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已连续多年保持98%以上,2024年,昆明主城区空气质量优223天,同比增加34天,空气质量优良率99.7%,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综合指数2.59,同比降低9.44%,空气质量排名省会城市前列。
三、科技赋能,绿色发展
昆明市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推动滇池的绿色转型。
大气污染防治:昆明市制定了《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明确抓好以细颗粒物、臭氧协同控制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水资源保护:昆明市以保好水、治差水、稳饮水为主攻方向,加强水体污染物溯源分析,确保水质稳定向好。
四、生态文明,深入人心
昆明市持续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和宣传活动,打造低碳典型示范,建成众多节约型机关和绿色社区,绿色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总之,昆明市通过生态治理、政策法规、科技赋能和生态文明宣传等多方面的努力,成功实现了滇池的绿色转型,让这颗“高原明珠”重新焕发光彩。未来,昆明市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绘就绿美春城”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