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作为现代医学影像学的重要工具,已经在诊断和医学研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东芝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推出的MR 3031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代表了高效能MRI技术的最新进展。本文将深入探讨MR 3031的特点,以及其在成像技术革新之路上的里程碑意义。
一、MR 3031的技术特点
1. 高性能超导磁体
MR 3031采用了高性能的超导磁体,提供了1.5T的磁场强度,相较于传统的永磁体,超导磁体具有更高的磁场稳定性和更低的磁热噪声,为图像质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先进的成像技术
MR 3031集成了东芝的Atlas/Speeder全景一体化/并行采集成像技术,该技术将最常用的线圈单元一体化设计于检查床,并配备多个线圈接口,实现线圈单元之间的自由组合和无缝连接,大幅提高了检查流通量。
3. 专利降噪技术
MR 3031采用东芝独有的梯度pianissimo专利降噪技术,通过优化梯度线圈的设计,有效降低了检查过程中的噪音,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静和舒适的检查体验。
二、临床应用与优势
1. 诊断范围的扩展
MR 3031能够对全身各系统进行扫描,包括颅脑、纵隔、腹部、脊柱及四肢等部位,尤其是在神经系统、骨关节系统及腹部病变的诊断上,比CT更具优势。
2. 无对比剂血管成像技术
东芝的“全身无对比剂血管成像技术”可在不使用对比剂的情况下进行血管成像,这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还提高了检查的安全性。
3. 定位与评估
MR 3031在脑功能成像、超早期脑梗塞诊断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其精确的定位功能在帕金森患者DBS手术治疗前的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MR 3031的技术创新
1. 3D制造技术
MR 3031首次将3D制造技术应用于1.5T核磁设备上,通过精密的3D打印工艺,实现了线圈单元等关键部件的定制化设计。
2. 超级ECO节能环保
MR 3031采用超级ECO节能环保技术,大幅度降低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能耗,体现了东芝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3. 智能化操作平台
M-power智能操作平台以及Easy-Tec超级智能扫描定位系统,极大地简化了影像科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结论
东芝MR 3031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以其高性能、先进的成像技术、广泛的临床应用以及创新的技术特点,成为高效能MRI技术的代表。在未来,随着MRI技术的不断革新,东芝将继续引领这一领域的发展,为医学影像学贡献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