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肩袖损伤是常见的肩部损伤之一,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本文将深入探讨肩袖损伤的成因、症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和康复策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疾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恢复指导。
肩袖损伤概述
肩袖的定义
肩袖是指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的一组重要结构,它们像袖套一样包裹在肩关节周围,负责肩关节的稳定和活动。
肩袖损伤的成因
- 外伤:跌倒时手外展着地、肩关节突然外展上举或扭伤等。
- 退行性病变:随着年龄增长,肩袖组织逐渐脆弱,易发生退变。
- 肩部慢性撞击性损伤:肩关节撞击综合症导致肩峰下出现水肿、滑囊炎症,最终可能引起肩袖撕裂。
肩袖损伤的症状
- 疼痛:肩关节前外侧持续性钝痛,夜间痛醒。
- 活动受限:梳头、穿衣等过顶动作困难,主动/被动活动范围差异显著。
- 力量减弱:提物无力,甚至出现“假性麻痹”。
- 特殊体征:Neer撞击试验、痛弧试验阳性。
肩袖损伤的诊断
-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受伤史、症状和活动受限情况。
-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活动肩关节等方式判断肩袖损伤程度。
- 影像学检查:X光、MRI等检查可明确诊断肩袖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肩袖损伤的治疗
保守治疗
- 制动保护:使用吊带或支具固定肩关节,减轻炎症。
- 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和炎症。
- 物理治疗:超声波、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 功能训练:钟摆运动、等长收缩训练等。
手术治疗
- 关节镜微创修复:通过小切口缝合撕裂的肌腱,创伤小、恢复快。
- 生物补片技术:针对肌腱退变严重的患者,植入可降解生物材料增强修复强度。
肩袖损伤的康复
- 分阶段训练:早期(0-6周)被动前屈、钟摆运动;中期(6-12周)助力外展、抗阻内旋;后期(12周后)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和范围。
- 运动保护: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免突然发力;控制运动频率和强度。
- 姿势调整:保持背部挺直,避免长期伏案;搬运重物时屈膝下蹲,用腿部力量支撑。
- 营养支持:补充蛋白质、维生素D等,促进组织修复,增强骨骼强度。
总结
肩袖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肩部损伤,了解其成因、症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和康复策略对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治疗和康复,患者可以逐渐恢复肩关节功能,重返日常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