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脑肿瘤,占所有原发性脑肿瘤的15%左右。由于其侵袭性生长和不良预后,胶质母细胞瘤一直是神经外科和肿瘤学领域的研究热点。MRI作为诊断胶质母细胞瘤的重要影像学手段,能够提供肿瘤的形态学、生物学和代谢信息。本文将详细介绍胶质母细胞瘤的MRI影像特征,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神秘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MRI成像原理
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原理的无创成像技术。在MRI扫描过程中,人体内部的氢原子核在磁场中被激发,随后释放能量产生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图像。MRI具有高软组织分辨率,能够清晰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界限。
胶质母细胞瘤的MRI影像特征
1. 形态学特征
肿瘤形态
胶质母细胞瘤通常呈不规则形,边界不清,常侵犯周围脑组织。在T1加权像上,肿瘤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肿瘤大小
胶质母细胞瘤的大小不一,一般在3-7cm之间。肿瘤较大时,可引起脑室受压、移位等表现。
肿瘤侵犯
胶质母细胞瘤具有高度侵袭性,可侵犯脑膜、脑实质和脑室系统。在MRI上,肿瘤侵犯脑膜表现为肿瘤与脑膜相连,呈“卫星灶”样改变。
2. 生物学特征
肿瘤强化
胶质母细胞瘤在T1加权增强扫描中呈明显强化,表现为肿瘤实质和周围水肿区域的明显高信号。
肿瘤坏死
胶质母细胞瘤内部常伴有坏死和囊变,在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肿瘤血管生成
胶质母细胞瘤具有丰富的血管生成,在T2加权像上表现为肿瘤周围“蛇影”征。
3. 代谢特征
水分子扩散加权成像(DWI)
DWI可以反映肿瘤细胞密度和细胞内水分子的运动。胶质母细胞瘤在DWI上呈高信号,提示肿瘤细胞密度高,细胞内水分子的运动受限。
化学位移成像(CSI)
CSI可以反映肿瘤细胞膜的完整性。胶质母细胞瘤在CSI上呈高信号,提示肿瘤细胞膜破坏。
MRI在胶质母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
1. 确诊
MRI是胶质母细胞瘤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手段。通过观察肿瘤的形态学、生物学和代谢特征,可以明确诊断。
2. 定位
MRI可以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犯范围,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3. 随访
MRI可以监测肿瘤的进展、复发和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总结
胶质母细胞瘤的MRI影像特征具有特异性,有助于临床诊断和评估。掌握MRI影像特征,对于提高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