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浦江畔,是上海的象征,也是历史的见证。这里不仅汇聚了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更是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舞台。在这繁华的背后,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本文将解码Mr.白,揭示外滩风云背后的故事。
外滩建筑群的形成
外滩建筑群的形成始于19世纪40年代,当时上海被辟为商埠,成为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务和文化中心。外国银行、商行、总会等机构纷纷在此设立,形成了独特的万国建筑博览群。其中,Mr.白——麦克倍恩大楼,便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建筑之一。
麦克倍恩大楼:亚细亚大楼
麦克倍恩大楼,又名亚细亚大楼,位于上海市延安东路外滩。这座大楼建成于1916年,高7层,是当时外滩最高的一幢建筑。它最初由英商兆丰洋行产业,后由麦边英国商人买下,重建为商务办公大楼。
在1917年,大楼除部分为麦边洋行自己使用外,大部分租给了亚细亚火油公司,并允许其在大楼的正门挂上“亚细亚”公司的标志。由于亚细亚是垄断中国石油制品的大公司,火油又是用途广泛的生活用品,人们印象很深,由此“麦边大楼”的称呼渐渐被“亚细亚大楼”所替代。
外滩建筑的变迁
外滩的建筑群经历了多次变迁。解放后,外滩的不少历史建筑大多为办公之用。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政府着手计划对外滩的历史建筑进行功能性修缮,逐步恢复其经济功能。
在这个过程中,外滩的建筑群逐渐成为了上海城市的象征,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而那些曾经在这里发生的故事,也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外滩风云背后的故事
在外滩的历史中,有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广大华行:红色据点:位于外滩1号的广大华行,曾是党的红色据点。在这里,广大华行多次掩护中央领导和地下党领导来往于国统区,向根据地秘密输送物资。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会:外滩的建筑风格多样,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如复刻大笨钟的上海海关大楼、天才建筑师邬达克的亚细亚大楼等。
外滩的变迁:从19世纪40年代的商埠,到20世纪的金融中心,再到现在的城市象征,外滩见证了上海乃至中国的巨大变迁。
结语
外滩,这座充满魅力的建筑群,承载着上海乃至中国的历史与记忆。解码Mr.白,只是揭开外滩风云背后故事的一个缩影。在这里,每一个建筑都诉说着一段传奇,等待着我们去探寻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