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彪,一个名字在建筑行业响当当的名字,他不仅在沙漠中建起了大学城,还在“一带一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位成功企业家的背后故事,揭示他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成长为行业翘楚。
一、早年经历与入党初心
薛彪,1987年出生,19岁入党,27岁就成为项目总工。他的入党初心,源于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对人民服务的执着追求。在建筑事业中,他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原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二、海外打拼:沙漠中的大学城
2015年,薛彪被任命为科威特大学城附属设施项目副经理,带领团队第一次踏足这片陌生的土地。科威特大学城项目是一个完全的国际招标项目,项目部110人,中方人员仅有40人。面对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薛彪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建立起微信群、英语角,通过培训,使项目员工克服了语言障碍。
三、攻坚克难:高温与流沙的挑战
科威特是全球最热的地方之一,6-9月份,当地白天平均气温高达45以上。面对高温和流沙的挑战,薛彪团队更改了工作时间,实行夜间施工作业。此外,他们还针对当地监理的上班时间进行了调整,确保混凝土浇筑等关键环节的顺利进行。
四、融入当地:文化交流与团队建设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薛彪注重团队建设,通过建立微信群、英语角等方式,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他还鼓励团队成员学习当地语言,以便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提高工作效率。
五、责任与担当:对结果负责任
在科威特大学城项目的建设中,薛彪团队遇到了沙漠地质等问题,地基承载力不足,只能换土施工。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薛彪团队拿出了“绣花功夫”,将1米深的基坑分为5层,每层填20厘米就压土一次,同时进行浇水作业,然后等半天再压实。他们表示,无论检测结果如何,都要对结果负责任。
六、结语
薛彪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团队的关爱以及对质量的严格要求。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念、有担当、有团队精神,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