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0月18日,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这一天,北京国际会议中心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召开的“国际传统医药大会”。以下是对这一历史瞬间的详细解读。
会议背景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中医药的发展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1991年,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
会议内容
1. 中医药的国际地位
时任国务委员李铁映在会上致辞,强调中医药在国际医药领域的重要地位,指出“继承发展中医药是中国政府的一贯政策”。这一表态表明了我国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
2. 中西医结合
李铁映强调,中西医并重是中国政府卫生工作的一项基本方针。这标志着我国在中医药领域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与西医的结合,以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
3. 国际合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世界卫生组织的联合举办此次会议,旨在推动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会上,双方签署了《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备忘录》,为中医药的国际发展奠定了基础。
会议影响
1. 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使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认可,为中医药的传播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 促进中医药现代化
会议强调中西医结合,推动了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加速了中医药的现代化进程。
3. 深化国际合作
此次会议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在中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医药事业的全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结语
1991年10月18日的国际传统医药大会,是中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不仅提升了中医药的国际地位,还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国乃至全球中医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