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8255A/P是一款经典的并行I/O接口芯片,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的扩展接口设计中。本文将从8255A/P的原理、引脚功能、工作模式、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款芯片的奥秘。
1. 8255A/P芯片简介
1.1 芯片概述
8255A/P是一款具有三个独立可编程并行I/O端口(即PA、PB、PC)的芯片,具有8位数据总线,适用于各种并行接口扩展应用。它支持多种工作模式,可通过编程选择。
1.2 芯片特点
- 三个独立可编程并行I/O端口;
- 8位数据总线;
- 多种工作模式;
- 可编程的时钟源;
- 可编程的中断控制;
- 低功耗设计。
2. 8255A/P引脚功能
8255A/P芯片共有40个引脚,下面详细介绍每个引脚的功能:
| 引脚编号 | 功能描述 |
|---|---|
| 1 | A0地址线 |
| 2 | A1地址线 |
| 3 | A2地址线 |
| 4 | A3地址线 |
| 5 | A4地址线 |
| 6 | A5地址线 |
| 7 | A6地址线 |
| 8 | A7地址线 |
| 9 | A8地址线 |
| 10 | A9地址线 |
| 11 | A10地址线 |
| 12 | A11地址线 |
| 13 | A12地址线 |
| 14 | A13地址线 |
| 15 | A14地址线 |
| 16 | A15地址线 |
| 17 | A16地址线 |
| 18 | A17地址线 |
| 19 | A18地址线 |
| 20 | A19地址线 |
| 21 | A20地址线 |
| 22 | A21地址线 |
| 23 | A22地址线 |
| 24 | A23地址线 |
| 25 | A24地址线 |
| 26 | A25地址线 |
| 27 | A26地址线 |
| 28 | A27地址线 |
| 29 | A28地址线 |
| 30 | A29地址线 |
| 31 | A30地址线 |
| 32 | A31地址线 |
| 33 | D0数据线 |
| 34 | D1数据线 |
| 35 | D2数据线 |
| 36 | D3数据线 |
| 37 | D4数据线 |
| 38 | D5数据线 |
| 39 | D6数据线 |
| 40 | D7数据线 |
3. 8255A/P工作模式
8255A/P芯片支持三种工作模式,分别为:
3.1 模式0:简单I/O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三个端口都可以设置为输入或输出。数据传输方向由编程控制。
3.2 模式1:选通I/O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端口A和端口B可以设置为输入或输出,端口C提供选通信号。数据传输方向由编程控制。
3.3 模式2:双向I/O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端口A可以设置为输入或输出,端口B和端口C提供选通信号。数据传输方向由编程控制。
4. 8255A/P应用实例
4.1 串行通信接口
8255A/P芯片可以用于串行通信接口的扩展,实现串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串行通信接口实例:
// 串行通信初始化代码
void serial_init() {
// 设置8255A/P工作模式
// 设置端口A为输出
// 设置端口B为输入
// 设置端口C为控制
// 初始化串行通信参数
}
// 发送数据
void serial_send(char data) {
// 将数据写入端口A
// 等待发送完成
}
// 接收数据
char serial_receive() {
// 读取端口B数据
// 等待接收完成
return data;
}
4.2 并行通信接口
8255A/P芯片可以用于并行通信接口的扩展,实现并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并行通信接口实例:
// 并行通信初始化代码
void parallel_init() {
// 设置8255A/P工作模式
// 设置端口A为输入
// 设置端口B为输出
// 设置端口C为控制
// 初始化并行通信参数
}
// 发送数据
void parallel_send(char data) {
// 将数据写入端口B
// 等待发送完成
}
// 接收数据
char parallel_receive() {
// 读取端口A数据
// 等待接收完成
return data;
}
5. 总结
8255A/P芯片是一款经典的并行I/O接口芯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已经对8255A/P芯片的原理、引脚功能、工作模式、应用实例等方面有了全面了解。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8255A/P芯片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