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的基础知识
垂体是位于大脑底部的一个重要内分泌腺体,位于鞍区,是一个复杂的解剖和生理结构。它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腺垂体又分为垂体前叶和垂体后叶。
- 腺垂体:负责分泌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等。
- 神经垂体:主要储存和释放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
在磁共振成像(MRI)中,垂体的正常影像表现如下:
- T1WI平扫图像:垂体前叶呈相对低信号,垂体后叶呈相对高信号。
- 腺垂体高度:儿童未成年一般不超过6mm,成年男性一般不超过8mm,育龄妇女为10mm左右,妊娠及产后妇女为12mm左右。
- 血供:垂体为双重血供,且不存在血脑屏障,动态增强早期便可出现强化。
垂体MRI检查前的准备
在进行垂体MRI检查前,患者需要进行以下准备:
- 询问相关禁忌证:如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心脏起搏器等。
- 去除身上所有金属及带磁性物品。
- 告知检查流程及大概时间。
垂体MRI检查的序列和参数
垂体MRI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序列和参数:
- T1WI平扫:用于观察垂体的解剖结构和形态。
- T2WI平扫:用于观察垂体的信号强度和病变情况。
- 动态增强扫描:用于观察垂体的血供情况和病变的强化特点。
垂体MRI的影像诊断
垂体MRI的影像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垂体腺瘤:垂体腺瘤是垂体最常见的肿瘤,MRI可以显示腺瘤的大小、形态、信号特点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 垂体微腺瘤:微腺瘤直径小于10mm,MRI可以显示微腺瘤的边界和信号特点。
- 垂体卒中:垂体卒中是一种急性出血性病变,MRI可以显示出血的范围和形态。
- 垂体炎:垂体炎是一种炎症性病变,MRI可以显示垂体的信号改变和炎症范围。
垂体MRI的鉴别诊断
垂体MRI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垂体腺瘤与其他垂体病变的鉴别:如垂体炎、垂体卒中、垂体囊肿等。
- 垂体腺瘤与其他颅内肿瘤的鉴别:如脑膜瘤、颅咽管瘤、胶质瘤等。
总结
垂体MRI是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垂体疾病。通过了解垂体的基础知识、MRI检查前的准备、序列和参数、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垂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