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龙,一位长期耕耘在海洋平台和工程船设计领域的专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成为实至名归的船舶设计大师。本文将深入探讨费龙从幕后到台前的历程,揭示他如何引领行业变革,为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职业生涯起步:华中工学院到七八所
1987年,费龙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开始了长达28年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生涯。在七八所,费龙参与了80多个海洋平台和工程船项目的设计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大型耙吸式挖泥船自主研发:打破国外垄断
大型耙吸式挖泥船属于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船舶,其设计、建造一直被欧洲少数国家垄断。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费龙带领团队开始了自主研发之路。
1998年,我国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启动,急需大型耙吸式挖泥船。费龙和同事们提出了“货改耙”的设想,并成功完成了12000立方米大型耙吸式挖泥船“新海象”号的改装设计工作。这一项目的成功,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也为我国挖泥船设计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奠定了基础。
三、创新引领:新一代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
2000年以前,我国80%的挖泥船依靠进口。费龙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新一代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这艘挖泥船长140米、宽27.8米,功率为6600千瓦的绞刀,最大挖掘深度达35米,可在海上搭建起一个水立方大小的沙石堆。
四、荣誉与成就: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费龙在船舶设计领域的卓越贡献,使他获得了众多荣誉。他担任中国疏浚协会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海洋工程专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船级社技术委员会海洋工程分委会委员,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并获得了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船舶设计大师”等多项荣誉。
五、大师工作室:传承与创新
为了传承和创新,费龙所在的中船七八所成立了首批“大师工作室”,旨在为大师们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激发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动力。费龙作为其中一位大师,将继续带领团队为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六、结语
费龙从幕后到台前的历程,展现了一位船舶设计大师的成长轨迹。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不懈的努力,引领行业变革,为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费龙的带领下,我国船舶工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