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跟腱作为人体最长、最强的肌腱,承担着行走、奔跑等多种运动功能。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跟腱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成为临床诊断跟腱疾病的重要手段。本文将详细介绍跟腱的解剖结构,并解析跟腱MRI检查中常见的几种问题。
二、跟腱解剖结构
1. 起始部位
跟腱起始于小腿三头肌,即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两者肌腱向下延伸后合并形成跟腱。
2. 途经
跟腱向下穿过小腿后区,进入踝关节后方。
3. 附着部位
跟腱附着于跟骨结节后面的中点,通过跟腱止点与跟骨相连。
4. 结构特点
跟腱主要由胶原纤维构成,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纤维。跟腱具有以下特点:
- 强度高:跟腱能承受高达体重10倍的负荷。
- 弹性好:在运动过程中,跟腱能积蓄并释放能量,帮助完成各种动作。
- 血供较差:跟腱中段血液循环较差,容易受到损伤。
三、跟腱MRI检查常见问题解析
1. 跟腱炎
跟腱炎是跟腱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可分为急性跟腱炎和慢性跟腱炎。
- 急性跟腱炎:多由突然增加的运动强度或不当的运动方式引起,MRI检查可见跟腱肿胀、充血。
- 慢性跟腱炎:多由长期反复的轻微损伤引起,MRI检查可见跟腱肿胀、硬化。
2. 跟腱撕裂
跟腱撕裂是跟腱损伤中的严重情况,可分为完全撕裂和部分撕裂。
- 完全撕裂:MRI检查可见跟腱连续性中断,呈不规则撕裂。
- 部分撕裂:MRI检查可见跟腱部分连续性中断,呈条带状撕裂。
3. 跟腱退化
跟腱退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跟腱逐渐变薄、变弱的过程。
- MRI检查可见跟腱厚度变薄、回声不均匀。
4. 跟腱钙化
跟腱钙化是跟腱疾病中的一种罕见情况,多由代谢性疾病引起。
- MRI检查可见跟腱出现高信号影。
四、总结
跟腱MRI检查是一种无创、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有助于诊断跟腱疾病。了解跟腱的解剖结构和常见问题,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