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梅,一位来自贵州民族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民间美术系主任和硕士生导师,她的故事是关于传承与创新,是关于如何将贵州丰富的民族风情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一、陈梅的传承之路
陈梅教授对贵州民族文化的热爱源于她二十年前来到贵州民族大学任教的那一刻。她首先在全国高校中组建了首个民族民间美术系,并建成了贵州首个民族民间工艺传承基地。她的工作不仅仅是教学,更是对贵州本土优秀传统民间工艺美术资源的挖掘和传承。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陈梅教授积极引导学生发掘和运用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元素与工艺理念,不断丰富传统民间工艺美术题材和品种,使其满足现代生活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连续三年获得表彰,显示了其在实践中的成功。
二、创新设计,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陈梅教授深知,传统民间工艺产品难以融入现代生活是长期困扰许多民间美术工艺工作者的共同问题。因此,她提出了“文化传承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民族性、地域性、实践性。
在她的带领下,团队设计的课程内容以民间美术元素的现代应用和创新设计为主,学校老师还时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交流合作,挖掘专业课内容的创新点。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创造性转化能力,也为传统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非遗助力脱贫攻坚
陈梅教授带领团队成员坚持因地制宜、兼顾长远原则,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非遗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连续四年高水平、高质量完成8项国家级非遗研修培训任务,培训非遗传承人350余名。这不仅帮助传承人树立了文化自信,也激发了他们求富裕、求发展的内生动力。
四、贵州民族文化的多元魅力
贵州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各民族以生活文化演绎高原多彩画卷。毕节的文化瑰宝,多元而统一,在历史的长河中愈发深沉厚重。金沙庆坛、赫章彝族铃铛舞、纳雍滚山珠、威宁彝族撮泰吉等,都是贵州民族文化的瑰宝。
五、传承与创新,点亮美好生活
贵州南将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等,都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取得突破,为消费者带来美好的生活体验。他们用创新思维传承贵州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陈梅教授的故事,是贵州民族风情传承与创新的一个缩影。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贵州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让民族风情在传承中焕发新的活力,点亮更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