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仿的基本信息
氯仿,化学名为三氯甲烷(CHCl3),是一种无色、有甜味、易挥发的液体。它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的重质液体,极易挥发,具有特殊的香甜味。氯仿在历史上曾被用作麻醉剂,但随着更安全有效的麻醉剂的出现,其使用已逐渐减少。
氯仿的毒性
氯仿具有中等毒性,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其主要急性毒性作用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对眼及皮肤有刺激作用,并能损害心脏、肝脏、肾脏,另外还能脱脂。
急性中毒症状
人口服10ml(140mg/kg)氯仿可致命。急性中毒的表现包括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患者先兴奋后麻醉,出现肝、肾损伤等。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心室纤颤而死亡。皮肤接触氯仿可出现红斑、水肿、水疱、冻伤等。
长期接触的影响
长期接触氯仿的主要影响是肝脏损害,并伴有消化不良、抑郁、失眠、共济失调等症状。少数人可能引起嗜氯仿癖,饮酒还可增加氯仿的肝脏毒性。
氯仿的来源
自来水消毒
氯仿是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副产物。目前最常见的消毒杀菌方法是在水中加入氯气,氯气与水反应产生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可能产生氯仿。
工业用途
氯仿还用于有机合成、溶剂及麻醉剂等。在工业生产中,氯仿作为一种非极性溶剂,能溶解生物碱、甙类、挥发油、树脂等。
氯仿的健康风险
肿瘤风险
动物实验发现,氯仿有高胚胎毒性和轻度致畸性,可诱导小白鼠发生肝癌。目前尚无人体致癌的研究资料,但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和美国将氯仿列为对人的可疑致癌物。
其他健康影响
氯仿与光反应后会产生光气,一种无色强刺激、剧毒、窒息性气体。此外,氯仿还可能对人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产生不利影响。
防范措施
减少接触
- 减少使用含氯仿的溶剂和化学品。
- 使用中央净水机或过滤系统减少自来水中的氯仿含量。
安全使用
- 在使用氯仿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
- 保持良好的通风,减少吸入氯仿的机会。
总结
氯仿是一种具有潜在健康风险的化学物质,我们需要了解其来源、毒性以及防范措施,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