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设备性能与校准
MR成像设备的核心性能直接影响图像质量。以下是几个关键设备性能及其校准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1.1 磁场均匀性
定义:主磁场(B0)在成像区域内的均匀性,以ppm(百万分之一)为单位。
影响:均匀性差会导致化学位移伪影(如脂肪-水界面信号错位)。
校准:使用球形模体测量相位差,确保临床1.5T MRI的均匀性在2 ppm以下。
1.2 射频场稳定性
影响:射频发射功率的均匀性影响信号激发效率。
校准:定期由工程师检测,确保射频场稳定性。
1.3 梯度系统
影响:梯度线性度、切换速率(slew rate)的校准误差超过一定阈值会导致空间编码失真。
2. 扫描参数
扫描参数的选择对图像质量有直接影响,以下为几个关键参数:
2.1 信噪比(SNR)
计算公式:SNR = 信号均值(ROI) / 背景标准差(噪声)。
提升策略:增加平均次数、使用高场强、减小带宽。
2.2 空间分辨力
影响:由像素大小和矩阵大小决定。
2.3 TR、TE
影响:重复时间(TR)和回波时间(TE)影响组织的纵向磁化和横向磁化,进而影响图像质量。
3. 成像序列
不同的成像序列对图像质量有不同的影响:
3.1 T1加权成像
特点:显示组织密度差异,适用于显示脂肪。
3.2 T2加权成像
特点:显示组织水含量差异,适用于显示水肿。
3.3 DWI
特点:显示组织微观结构差异,适用于检测脑梗死。
4. 患者准备与摆位
患者准备和摆位对图像质量有重要影响:
4.1 患者准备
影响:确保患者体内无金属等干扰物。
4.2 摆位
影响:确保患者体位准确,减少运动伪影。
5. 后处理技术
后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图像质量:
5.1 降噪
方法:使用各种降噪算法减少图像噪声。
5.2 伪影校正
方法:校正各种伪影,如化学位移伪影、运动伪影等。
总之,MR成像质量的提升需要从设备性能、扫描参数、成像序列、患者准备与摆位以及后处理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只有合理地控制这些因素,才能获得高质量的MR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