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是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中的一种,它通过检测体内水分子的扩散运动来揭示组织的微观结构变化。DWI在诊断脑部疾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为它能够早期发现脑部病变,如脑梗死、脑肿瘤等。
DWI的基本原理
- 扩散现象:扩散是指分子热能激发而使分子发生一种微观、随机的平移运动并相互碰撞。在人体组织中,水分子的这种运动被称为扩散。
- 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通过在自旋回波T2WI的基础上,施加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梯度脉冲。如果水分子在体素内能自由移动(扩散),则此处会失相位,信号降低。反之,如果水的弥散受限制,则很少失相位,信号较高。
- 扩散梯度:在DWI中,扩散加权梯度与SE序列融合时,通过调整梯度脉冲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可以控制扩散加权程度。
DWI在脑部疾病中的应用
- 脑梗死:DWI对脑组织缺血非常敏感,缺血数分钟后即可出现Na-K泵功能失调,导致钠水潴留,细胞肿胀,细胞外水含量减少,弥散信号受限,出现DWI病灶。
- 脑肿瘤:DWI信号升高时,可能提示急性脑梗死、脑梗塞、脑栓塞、乳腺癌、肝癌、脑膜瘤、胶质瘤、淋巴瘤等疾病。
- 多发性硬化症(MS):MS斑块中ADC值升高,而表现为正常信号的MS患者,其脑白质ADC值也下降。
DWI的局限性
- 伪影:患者在检查时的运动(即使是微小动作)会产生伪影,导致影像记录失真,影响诊断。
- 出血:出血会导致响应升高,扩散系数降低,容易误诊为恶性病变。
总结
DWI作为一种先进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诊断脑部疾病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检测体内水分子的扩散运动,DWI能够揭示脑部病变的微观结构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然而,DWI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