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运动意识的增强,运动损伤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跟腱损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尤其在跑跳类运动中更为常见。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种无创、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跟腱损伤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MR跟腱扫描的原理、适应症、操作流程及临床应用。
二、MR跟腱扫描原理
MR成像是一种基于人体内氢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产生共振现象的成像技术。在MR扫描过程中,人体被置于强大的磁场中,通过射频脉冲激发氢原子核产生共振,然后通过梯度磁场进行空间编码,最终得到人体各个部位的图像。MR成像具有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参数成像等优点,能够清晰地显示跟腱的形态、信号强度和周围软组织结构。
三、MR跟腱扫描适应症
- 跟腱疼痛:跟腱疼痛是跟腱损伤的常见症状,MR扫描可以明确疼痛原因,如跟腱炎、跟腱退变、跟腱撕裂等。
- 跟腱肿胀:跟腱肿胀是跟腱损伤的常见体征,MR扫描可以显示跟腱的肿胀程度、范围和周围软组织情况。
- 跟腱断裂:跟腱断裂是跟腱损伤的严重类型,MR扫描可以明确断裂部位、程度和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
- 跟腱周围病变:如跟腱滑囊炎、跟腱囊肿等。
四、MR跟腱扫描操作流程
- 患者准备:患者需在扫描前去除身上所有金属物品,如手表、项链、戒指等。
- 扫描体位:患者取仰卧位,双脚置于扫描床上,踝关节置于线圈中心。
- 扫描序列:根据临床需求选择合适的扫描序列,如T1加权、T2加权、STIR等。
- 扫描时间:MR跟腱扫描时间一般在10-15分钟。
五、MR跟腱扫描临床应用
- 诊断跟腱炎:MR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跟腱炎症的部位、范围和程度,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 诊断跟腱退变:MR扫描可以显示跟腱胶原纤维的断裂、缺失等退变情况,有助于临床医生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 诊断跟腱撕裂:MR扫描可以明确跟腱撕裂的部位、程度和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有助于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
- 诊断跟腱周围病变:如跟腱滑囊炎、跟腱囊肿等。
六、总结
MR跟腱扫描作为一种无创、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跟腱损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MR扫描,临床医生可以准确了解跟腱的形态、信号强度和周围软组织结构,为患者提供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随着MR技术的不断发展,MR跟腱扫描将在未来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