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昕,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放射诊断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一位在神经影像学领域具有卓越成就的科技新锐。她凭借对医学影像技术的深入研究,不断推动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本文将揭秘娄昕教授如何引领未来潮流,为我国医学影像学发展贡献力量。
一、7T磁共振成像研究取得新进展
娄昕教授团队在7T磁共振成像(MR)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7T磁共振成像系统具有更高的信噪比、更精细的空间分辨率和更优异的组织对比度,为脑肿瘤疾病的诊断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娄昕教授与陈凌教授共同发表的研究成果《Evaluation of postcontrast images of intracranial tumors at 7T and 3T MRI: An intra-individual comparison study》验证了7T MR在脑肿瘤疾病诊断中的独特价值,为临床推广和未来精准诊断奠定了研究基础。
二、脑部活体钠元素成像系统研制项目
娄昕教授牵头的“脑部活体钠元素成像系统研制”项目获得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支持。该项目旨在研制一套脑部活体钠元素成像系统,为探索钠钾泵功能调控、钠浓度定量评估、钠通道信号传导等科学问题提供新手段,为早期诊断脑肿瘤和界定肿瘤边界、早期筛查认知功能障碍(痴呆)、精准评估脑卒中(中风)后可挽救脑组织等临床重大需求提供有力支撑。
三、无对比剂CT血管成像技术
娄昕教授团队与北京理工大学付莹教授团队合作,研发了无对比剂CT血管成像技术。该技术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主动脉和颈动脉非增强CT血管成像,为基于非对比增强CT诊断大血管疾病奠定了基础。该研究成果发表于放射学领域的权威杂志《Radiology》,为保健查体和胸痛中心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四、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治疗特发性震颤
娄昕教授团队在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MRgFUS)治疗特发性震颤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该技术为药物难治性致残性震颤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
娄昕教授凭借在神经影像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入选201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该项目的资助有助于她继续开展创新研究,为我国医学影像学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六、总结
娄昕教授作为科技新锐,在神经影像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她不断推动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未来的医学影像学领域,娄昕教授将继续引领潮流,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