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髋关节作为人体最大的杵臼关节,承受着身体大部分的重量。由于髋关节的复杂结构和重要功能,一旦发生损伤或疾病,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种无创、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髋关节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MR双髋的扫描方法、诊断要点以及其在守护关节健康中的应用。
MR双髋扫描方法
检查前准备
- 去除金属异物:检查前应去除受检者身上的金属异物,如手表、首饰、金属纽扣等,以避免磁场干扰。
- 排空尿液:避免膀胱过度充盈,扫描前应排空尿液。
- 病史询问:仔细查看申请单,询问病史,明确检查目的。
线圈选择
- 大FOV双髋关节:使用多通道体线圈。
- 高分辨率单髋关节:使用多通道体线圈或柔性线圈。柔性线圈贴合性更好,可获得更高分辨率和信噪比的图像。
体位
- 仰卧位:足(或头)先进,遵循“三中心”原则,注意保护听力。
- 姿势调整:受检者身体与床体保持一致,足尖并拢内旋(非必须),双下肢保持对称并处于舒适姿势。
- 压迫下腹部:使用软垫/沙袋/束紧带等适当压迫下腹部,减轻呼吸动度及肠道蠕动对图像的影响。
- 手臂位置:尽量避免双臂置于身体的两侧,可上举至头顶或置于胸前,避免呈电流环路。
定位中心
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或下2.0cm)处,或股骨大粗隆的位置。
常规扫描方位
- 大FOV双髋关节:以横轴面、冠面位为主。
- 高分辨率单髋关节:以斜矢状面、冠状面为主,横轴面为辅。
常规扫描序列
- 大FOV双髋:横轴面T1WI序列、冠状面T2WI压脂序列。
- 高分辨率单髋:横轴面T1WI序列、横轴面T2W序列。
MR双髋诊断要点
解剖结构
- 髋臼:观察髋臼的形态、边缘、骨质情况。
- 股骨头:观察股骨头的形态、边缘、骨质情况。
- 关节软骨:观察关节软骨的厚度、信号强度、完整性。
- 关节囊:观察关节囊的形态、厚度、信号强度。
- 韧带:观察韧带的形态、厚度、信号强度、完整性。
疾病诊断
- 髋关节损伤:如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
- 髋关节疾病:如髋关节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
- 关节周围疾病:如滑囊炎、髋关节撞击症等。
MR双髋在守护关节健康中的应用
早期诊断
MRI具有高分辨率,可早期发现髋关节疾病,如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关节炎等,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治疗评估
MRI可评估治疗效果,如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术后等。
研究与教学
MRI为髋关节疾病的临床研究、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总结
MR双髋作为一种精准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髋关节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了解MR双髋的扫描方法、诊断要点以及应用,有助于更好地守护关节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