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RA(磁共振血管成像)
1. 定义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是一种利用磁共振技术来显示血管和血流信号的一种检查方法。它通过检测血液流动与静止组织的磁共振信号差异,形成血管影像。
2. 原理
MRA显示血管有两种表现:低信号(黑色)和高信号(白色)。低信号是由于快速流动的血流中的氢质子在选定扫描层面的停留时间太短,一个完整的扫描尚未结束,氢质子已经流出该层面,从而收不到MRI信号。高信号则是利用流人性增强的原理,即上游激发,下游取信号,同时抑制背景信号。
3. 检查方法
常用的MRA检查方法有三种:时间飞逝(TOF)法、相位对比(PC)法和对比增强(CE)法。
4. 临床应用
MRA对全身大血管效果较好,但细小出血灶还不能代替DSA;冠状动脉造影还没有达到完全实用的要求。
二、MR(磁共振成像)
1. 定义
磁共振成像(MR)是一种利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激发氢原子共振,无辐射绘制软组织精细图谱的医学成像技术。
2. 原理
MR利用的是强大的磁场和无线电波。当患者进入MRI机器时,机器产生的强磁场会使人体内的氢原子核(主要是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按特定方向排列。随后,机器发射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脉冲,使这些氢原子核发生共振。当无线电波停止后,氢原子核会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被接收器捕获,通过复杂的计算机处理,最终形成人体组织的详细图像。
3. 应用领域
MR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它的高分辨率软组织成像能力,使其能够清晰地显示大脑、脊髓、神经和血管的结构,对于识别脑瘤、脑卒中超早期诊断、椎间盘、韧带损伤评估、乳腺、前列腺肿瘤精准分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MRA与MR的区别
1. 成像原理
MRA通过检测血液流动与静止组织的磁共振信号差异形成血管影像,而MR则通过氢原子核的共振产生图像。
2. 适用范围
MRA主要用于血管和血流信号的显示,而MR则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的成像。
3. 优点与缺点
MRA的优点是能够清晰显示血管和血流信号,但缺点是对于细小出血灶和冠状动脉造影的实用性有限。MR的优点是成像质量高,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的成像,但缺点是检查时间较长,对体内金属物质敏感。
四、总结
MRA与MR作为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它们的原理、应用和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些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