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家族,源远流长,人才辈出,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将带您走进吴氏家族,揭秘一些传奇人物背后的故事。
一、吴六奇:一门五总兵的领军人物
吴六奇,明末清初广东丰顺人,被誉为“一门五总兵”的领军人物。他两朝为官,显赫一时。在明朝时期,永历帝封他为总兵;改朝换代后,吴六奇得到清朝顺治皇帝的赏识,不仅获得破格赏赐,还被授予挂印总兵左都督、太子少保等重要官职。
在清顺治十年(1653年),潮州总兵郝尚久归明反清,吴六奇率部援助清军,以云梯协助攻城。最终,潮州失守,郝尚久父子投井而死。吴六奇因战功卓著,被清世祖授予挂印总兵官左都督,驻镇饶平,并获授剿匪无分疆界的特权,统兵3000人。
二、吴启丰:世袭总兵,家族荣耀的延续
吴启丰是吴六奇的次子,号文源,荫授五品京秩。吴六奇去世时,他年仅20岁。朝廷追念吴六奇的功绩,破格任命吴启丰为世袭总兵官、精奇尼哈番,并赐予“赐尔子孙行氏启成开泰奕世荣昌与尔父吴六奇九代世族,镇守饶平”的殊荣。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因撤藩起兵反清,吴启丰解职归乡,倡建丰顺汤田吴氏家庙“敦伦堂”,44岁时去世。
三、吴祖光:戏剧大师,家族文化传承者
吴祖光,中国著名戏剧大师,与妻子新凤霞合作改编的评剧《花为媒》堪称经典。他的作品与作为,独具历史性。1945年,他胆识过人,在自己主编的《新民晚报》副刊率先发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他的《风雪夜归人》,周恩来七进剧场观看,两次提出修改意见。
吴祖光的家族,能文能武。父亲吴瀛是中国文博事业的奠基者,为故宫博物院的创建、战乱时期珍惜文物的保护呕心沥血。祖父吴殿英是张之洞的部下,作为湖北新军的督办教务,成为辛亥革命的推手。他的直系先人吴中行,授翰林院编修,《明史》记载他直声震天下”,连权倾天下的张居正也不怕得罪。
四、吴欢:香江神笔,海外华人社会的文化使者
吴欢,吴祖光之子,以文学、政论、书画名扬海外华人社会,有“香江神笔”之称。吴家与《富春山居图》的渊源,吴欢自己也是在今年6月回乡办展时得知的。
五、吴守谦:明清闽南四大财主之一
吴守谦,明清闽南四大财主之一,其墓碑和石柱见证了淗浔吴氏一族繁衍昌盛的往昔。吴守谦有五个儿子,其中吴节民、吴唐民、吴天民三个儿子出仕,吴节民出仕江南池州府后改调庐州府正堂又改松江府正堂署七省粮储,考授中宪大夫。
六、吴氏家族的文化传承
吴氏家族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有着辉煌的成就,在文化传承方面也颇有建树。从吴家最早为宜兴紫砂壶注入文化内涵,到《富春山居图》曾是吴家藏品,再到近现代的吴祖光、吴欢等文化名人,吴氏家族的文化底蕴深厚,传承不息。
总之,吴氏家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传奇人物背后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吴氏家族的辉煌,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