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术,作为临床护理中一种常见的操作技术,其目的在于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本文将详细介绍吸痰术的原理、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重要的护理技能。
吸痰术的原理
吸痰术是利用负压原理,通过导管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吸出。负压吸引装置产生一定的负压,使得吸痰管与呼吸道分泌物之间形成压力差,从而将痰液吸入吸痰管中。
吸痰术的适应症
- 呼吸困难:因咳嗽无力、咳嗽反射迟钝或会厌功能不全,导致不能自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误吸呕吐物而出现呼吸困难时。
- 昏迷或麻醉后:昏迷、麻醉后病人因咳嗽无力,不能自主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 溺水、吸入异物:如溺水、吸入羊水等紧急情况下,需立即采用吸痰术。
- 呼吸系统疾病:如喉部炎症、肿瘤、外伤、异物等引起严重的喉部阻塞的疾病。
吸痰术的禁忌症
- 呼吸道阻塞:吸痰术可能会加重呼吸道阻塞。
- 鼻骨骨折:鼻骨骨折可能导致鼻腔出血。
- 凝血机制异常:吸痰术可能会加重出血。
- 颅内高压、慢阻肺:吸痰术可能会加重呼吸困难。
吸痰术的操作流程
- 洗手、戴口罩。
- 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核对,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与合作方法。
- 接上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 根据病人情况及痰液粘稠度调节负压,一般调节为40.0~53.3KPa。
- 将患者头转向操作者一侧,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患者张口。
- 将吸痰管由口颊部插至咽部,在患者吸气时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如口腔吸痰有困难,可从鼻腔插入。
- 插入一定深度时,立即放开导管折叠处,进行吸痰。
- 每次插入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缺氧。
- 操作完毕,关上吸引器开关,并将吸痰管浸泡消毒。
吸痰术的注意事项
-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治疗盘内用物,每日更换1~2次,吸痰管每次更换。
- 如痰液粘稠,可叩拍胸背,以振动痰液或交替使用超声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
- 患儿吸痰时,吸痰管宜细,吸力要小。
- 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呼吸、血压、心律及血氧饱和度,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
- 吸痰毕,观察患者呼吸是否改善,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大家对吸痰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临床护理中,熟练掌握吸痰术,能够有效帮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