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胸椎,作为人体脊椎的一部分,承载着支撑体重、运动和保护内脏器官的重要功能。然而,由于胸椎的特殊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其健康问题往往不易察觉。本文将借助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深入解析胸椎的奥秘,帮助大家了解如何通过MR成像来探索脊椎健康。
胸椎解剖结构
胸椎位于脊柱的中段,共有12块椎骨组成。每个胸椎由椎体、椎弓、横突、棘突等部分构成。椎体是胸椎的主体,负责承受体重;椎弓、横突、棘突则参与构成胸廓,保护心脏和肺部等重要器官。
胸椎MRI成像特点
- 成像序列:胸椎MRI成像通常采用T1WI、T2WI和STIR序列。
- 成像范围:包括T1-T12椎体及相邻软组织。
- 相位编码方向:施加过采样,防止发生卷褶伪影。
胸椎常见疾病
胸椎MRI成像对于诊断胸椎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疾病:
椎间盘突出
胸椎MRI可以清晰显示椎间盘的形态和位置,判断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可能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导致胸背部疼痛、麻木等症状。
脊柱肿瘤
胸椎MRI对脊柱肿瘤的早期发现和定位具有重要价值,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脊柱肿瘤可能引起局部疼痛、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
感染性病变
胸椎MRI可检测脊柱感染性病变,如脊柱结核、化脓性脊柱炎等。感染性病变常伴随发热、局部疼痛等症状。
脊髓病变
胸椎MRI对脊髓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如脊髓炎、脊髓空洞症等。脊髓病变可能导致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等症状。
胸椎MRI成像注意事项
- 扫描前准备:推荐采用头颈联合线圈脊柱线圈组合。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定位于下颌水平。
- 线圈使用:使用膝关节支撑垫支撑患者双腿,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图像质量。
- 成像范围:包括C1-S1椎体。
结论
胸椎MRI成像作为一种无创、安全、准确的检查手段,在诊断胸椎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了解胸椎的解剖结构和常见疾病,结合MRI成像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脊椎健康,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