氩气的物理与化学性质
氩气,化学符号为Ar,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单原子惰性气体。在地球大气层中,氩气占大约0.93%的比例。其物理性质如下:
- 分子量:39.95
- 气体密度:1.783 kg/m³(0°C、1atm)
- 液态密度:1.398 kg/L(沸点)
- 沸点:87.5K(1atm)
- 熔点:84.0K(1atm)
- 临界温度:150.7K
- 临界压力:48.0atm、4.86MPa
- 蒸发热:39.8 cal/g、167kJ/kg(沸点)
氩气的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也不会与其他物质化合。
氩气在工业中的应用
铝业
- 替代空气或氮气,在铝的制造过程中产生惰性气氛;
- 在脱气过程中帮助去除不需要的可溶气体;
- 去除熔铝中溶解的氢气和其它颗粒。
炼钢
- 用于置换气体或蒸汽并防止工艺流程中的氧化;
- 用于搅拌钢水来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成分;
- 作为载体气体,用于层析法确定样品成分;
- 在不锈钢精炼中使用的氩氧脱碳工艺(AOD),去除一氧化碳和减少铬的损失。
金属加工
- 在焊接中用作惰性保护气;
- 在金属和合金的退火及辊轧中提供无氧无氮保护;
- 用于冲洗熔化金属以消除铸件中的气孔。
电子
- 为超纯半导体中使用的锗和硅晶体提供保护气氛和热传导;
- 用于白炽灯和荧光灯泡的充气;
- 在氖灯中制造蓝光;
- 用于气体放电显示器的制造。
照明
- 用于白炽灯和荧光灯泡的充气;
- 在氖灯中制造蓝光。
其他应用
- 处理液态铝进行精制的气体;
- 分析仪器的运载气体。
氩气的翻译奥秘
在翻译涉及氩气及其应用的文章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 术语翻译:确保使用正确的专业术语,如“惰性气体”、“保护气体”、“半导体”等。
- 文化差异:了解不同文化对氩气的认知和应用,以便准确传达信息。
- 技术细节:翻译涉及技术细节的部分时,需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语言风格:根据目标受众调整语言风格,使内容易于理解。
以下是一些翻译示例:
原句:氩气在炼钢过程中用于防止氧化。 翻译:Argon is used in steelmaking to prevent oxidation.
原句:氩气在半导体制造中提供保护气氛。 翻译:Argon provides a protective atmosphere i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确保氩气在工业中的应用及其翻译的准确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