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虚拟现实(VR)技术的飞速发展,VR行业的人才需求日益增长。在中国,众多培训机构纷纷涌现,致力于培养VR领域的专业人才。本文将揭秘中国VR培训界的佼佼者,带你走进这些顶尖VR人才培养基地。
一、上海交通大学虚拟现实VR人才培养课程
上海交通大学作为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在虚拟现实领域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践经验。该校开设的虚拟现实VR人才培养课程,旨在培养具备VR策划、题材内涵、美术形象、用户体验等制作岗位的专业人才。
1. VR项目背景
虚拟现实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广阔。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19年VR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9亿美元,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300亿美元。我国企业在VR技术应用方面处于发展阶段,急需大量专业人才。
2. VR课程背景
上海交通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学术底蕴,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建设高校。该校与索尼互动娱乐(上海)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同开设虚拟现实VR人才培养课程。
二、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虚拟现实(VR/AR/X3D虚拟/增强现实交互设计)制作技术与专业建设师资能力提升实操班
为应对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趋势,教育部将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该实操班旨在提高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虚拟现实专业制作技术及专业建设水平。
1. 培训内容
实操班主要包括VR/AR虚拟增强现实技术介绍、VR/AR增强现实体系结构、系统等内容。
2. 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学员将掌握VR/AR虚拟增强现实技术制作技术,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三、小蓝·泰豪VR产业基地
小蓝·泰豪VR产业基地位于南昌市,总投资规模约80亿元,规划面积1700亩。基地集产、教、研、商、游、居等多功能于一体,是南昌市布局打造创意(VR)产业一城两园”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产业基地划分
基地划分为VR产业园、泰豪科教园、VR人才配套服务区、VR主题湿地公园四大区域。
2. 人才培养
泰豪科教园作为支撑产业基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每年向社会输送数千创意(VR)产业人才。
四、教育部与微软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开发VR技术在教学领域应用培训
教育部与微软中国合作,在全国范围内针对高校及中高职院校启动虚拟现实技术(VR)教学应用培训及实验室建设项目。该项目旨在培养新技术技能人才,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
1. 合作背景
随着虚拟现实等新技术蓬勃发展的浪潮,新技术人才的培养更显重要。
2.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虚拟现实技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新技术、新模式在教育行业的应用。
五、世界VR产业大会
世界VR产业大会是我国VR领域的盛会,吸引了众多企业和专家参与。大会期间,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老师汪翠芳展示了VR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1. 汪翠芳老师简介
汪翠芳老师是国家艺术基金VR高端人才培养讲师和新华社媒体从业人员讲师,曾创办南昌本土第一家VR公司。
2. VR技术应用
汪翠芳老师团队研发的VR产品《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将文化基因与历史基因有机结合,向国人展示了江西魅力。
总结
中国VR培训界实力雄厚,众多培训机构致力于培养VR领域的专业人才。通过深入了解这些顶尖VR人才培养基地,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VR行业的发展趋势,为我国VR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