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子宫作为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其健康直接关系到女性的生活质量。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种无创、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子宫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详细解析子宫MR扫描的原理、适应症、注意事项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子宫MR扫描原理
MRI利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的氢原子核,产生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这些信号,形成图像。由于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能够清晰地显示子宫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
子宫MR扫描适应症
- 临床怀疑子宫及附件的病变,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
- 临床确诊的子宫病变,明确病变范围,对其分期,确定诊疗方案。
- 术前、术后的随访复查、疗效的评估及辅助方案的制定等。
检查前准备
- 无MRI禁忌症,检查前去除受检者身上的金属异物。
- 扫描盆腔需禁食4小时以上,如不需观察膀胱病变则不需憋尿,膀胱适当的充盈(1/2左右),避免过度充盈。
- 对于肠蠕动伪影,酌情考虑抗蠕动的药物。
- 子宫检查前应特别询问:
- 有无节育器、金属植入物。
- 有无手术史、放化疗史等。
- 有无服用激素类药物、避孕药等。
- 绝经前、绝经后;月经状况等。 建议在月经干净后的3-7天进行MRI检查。
扫描定位
- 线圈:腹部相控阵线圈。
- 体位:仰卧位,足/头先进,身体与床体保持一致,使扫描部位尽量靠近主磁场及线圈的中心,线圈中心至于耻骨联合,下腹部用海绵垫压迫可有效减轻呼吸运动伪影。双手上举,两手臂交叉抱头。
序列说明
- T1加权成像:显示组织的水分含量,对软组织分辨率较好。
- T2加权成像:显示组织的含水量,对病变的显示更敏感。
- DWI(弥散加权成像):显示组织的水分子运动情况,对早期病变的检测有一定帮助。
- 增强扫描:通过注入对比剂,提高病变的对比度,有助于鉴别良恶性病变。
注意事项
- MRI检查过程中,受检者需保持安静,避免移动,以免影响图像质量。
- 对于 claustrophobia(幽闭恐惧症)患者,建议选择开放式MRI设备。
- 对于孕妇,需评估风险与收益,谨慎选择MRI检查。
临床应用
- 子宫肌瘤:MRI能够清晰显示肌瘤的大小、位置、数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 子宫内膜癌:MRI能够显示肿瘤的大小、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
- 宫颈癌:MRI能够显示肿瘤的大小、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
- 卵巢癌:MRI能够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总结
子宫MR扫描作为一种无创、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子宫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了解其原理、适应症、注意事项以及临床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技术,为女性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