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肾上腺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重要的腺体,位于肾脏上方。它们分泌多种激素,对调节血压、代谢和应激反应等生理过程至关重要。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作为一种无创、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肾上腺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全面解析MR成像技术在肾上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肾上腺解剖与生理
肾上腺解剖
肾上腺位于肾上极内侧,腹膜后肾筋膜内,共同为肾筋膜和脂肪组织所包裹。正常肾上腺的厚度不会超过同一扫描层面上同侧膈脚的最厚部分。
肾上腺生理
肾上腺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分泌皮质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等;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
肾上腺MR成像技术
检查前准备
- 检查前4-6小时禁食禁水。
- 去除身上的金属物品。
- 保持良好情绪,平静呼吸。
扫描技术
- 线圈:腹部相控阵表面线圈。
- 采集中心:对准剑突与肚脐连线中点。
- 扫描方位:
- 横轴位(T2WI、T1WI):用冠状位图像定位,常规扫FSE T2WI、SE T1WI或同/反相 FSPGR序列。
- 冠状位(T2WI):用横轴位图像定位,扫FSE T2WI序列。
- 矢状位(必要时):加矢状位扫描。
- 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 以横轴位为主要扫描方位,扫描层厚5-6mm,层间距1mm,以2D采集方式扫描。
- 可选择3D扫描,包括整个胰腺。
扫描注意事项
- 肾上腺较小,周围的脂肪能在图像中衬托出肾上腺,因此,无论是在T1WI还是在T2WI均不使用脂肪抑制技术。
- 有肾上腺占位性病变时要加脂肪抑制技术。
- T2WI还要加脂肪抑制技术,冠状位T2WI必不可少。
- 疑有肾上腺腺瘤等病变时,需与肾上腺恶性肿瘤如转移瘤或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鉴别,要加做同相/反相 FSPGR序列。
肾上腺病变解析
肾上腺肿瘤
- 良性肿瘤:肾上腺腺瘤,含有一定量的脂肪成分,在GRE化学位移成像out-of-phase上信号不减低。
- 恶性肿瘤:肾上腺恶性肿瘤如转移瘤或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含有极少量脂肪成分。
肾上腺其他病变
- 肾上腺增生:肾上腺皮质增生,常见于库欣综合征等疾病。
- 肾上腺囊肿:肾上腺囊肿,常见于肾上腺腺瘤破裂后。
肾上腺MRI检查的优势
- 高分辨率图像:MRI能够清晰地显示肾上腺的形态、结构和病变位置。
- 无创性:MRI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避免了传统检查方法带来的痛苦和风险。
- 多参数成像:MRI可以采用多种成像参数,如T1WI、T2WI、DWI等,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结论
MR成像技术在肾上腺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全面解析MR成像技术在肾上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肾上腺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