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测年作为考古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对于揭示古代文明的历史脉络和演变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样品的标准选择和预处理是保证测年结果准确性的关键环节。以下将详细介绍考古测年中样品的标准及预处理方法。
一、样品选择
1. 有机物样品
有机物样品是考古测年中最常用的样品类型,包括植物遗存、动物骨骼、牙齿、木材、骨骼等。选择有机物样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 代表性:样品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考古遗址的整体特征。
- 年代跨度:选择具有较宽年代跨度的样品,以便建立年代序列。
- 保存状态:样品应保存完好,避免受污染或破坏。
2. 无机物样品
无机物样品包括陶瓷、玻璃、金属、石器等。选择无机物样品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 年代特征:样品应具有明显的年代特征,如特定的纹饰、工艺等。
- 保存状态:样品应保存完好,避免受污染或破坏。
二、样品预处理
1. 有机物样品预处理
- 清洁: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清洗样品,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
- 干燥:将清洗后的样品置于干燥箱中,控制温度在50-60℃,干燥至恒重。
- 破碎:使用破碎机将干燥后的样品破碎成粉末,以便进行后续分析。
2. 无机物样品预处理
- 清洁: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清洗样品,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
- 干燥:将清洗后的样品置于干燥箱中,控制温度在50-60℃,干燥至恒重。
- 破碎:使用破碎机将干燥后的样品破碎成粉末,以便进行后续分析。
三、样品分析
1. 有机物样品分析
- 碳14测年:利用加速器质谱仪(AMS)或液体闪烁计数器(LSC)测定样品中的碳14含量,根据碳14的衰变规律计算样品的年代。
- 光释光测年:利用光释光测年仪测定样品中的光释光信号,根据光释光信号的强度计算样品的年代。
2. 无机物样品分析
- 古地磁测年:利用古地磁测年法测定样品中的古地磁方向,根据地磁极性变化规律计算样品的年代。
- 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利用ESR测年法测定样品中的ESR信号,根据ESR信号的强度计算样品的年代。
四、样品标准
为了保证测年结果的准确性,样品标准的选择至关重要。以下列举几种常用的样品标准:
- 标准碳14样品:用于校正AMS和LSC测年结果的碳14标准样品。
- 标准光释光样品:用于校正光释光测年结果的样品。
- 标准古地磁样品:用于校正古地磁测年结果的样品。
- 标准ESR样品:用于校正ESR测年结果的样品。
总之,考古测年样品的标准选择和预处理对于保证测年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考古学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样品的选择和预处理,以确保测年结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