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作为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负责代谢、解毒、合成蛋白质和储存维生素等多种功能。由于肝脏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许多肝脏疾病在早期阶段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尤其是使用肝脏特异性对比剂普美显(Primovist,gadoxetic acid)的增强MRI,已成为评估肝脏健康的有力工具,能够提供丰富的肝脏形态、功能和病理信息。
一、什么是普美显增强磁共振?
普美显是一种钆类对比剂,但与其他钆类对比剂不同的是,它具有肝脏特异性。这意味着除了像其他对比剂一样通过血管分布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外,普美显还能被肝细胞特异性摄取和排泄,如同胆红素一样。这种双重特性使得普美显增强MRI能够更全面地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提供关于肝脏血流动力学和肝细胞功能的宝贵信息。
检查过程
普美显增强MRI的检查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 平扫期:在注射对比剂之前进行的扫描,用于获取肝脏的基线图像,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信号强度以及是否存在任何异常病灶。
- 动态增强期:注射普美显后,连续进行多个时间点的快速扫描,观察对比剂在肝脏血管和组织中的分布和流动情况。这个阶段可以评估肝脏的血供、灌注情况以及病灶的血流动力学特征。
- 延迟期:在注射对比剂一段时间后进行的扫描,用于观察肝脏的对比剂排泄情况,进一步评估肝脏功能和病理状态。
二、肝脏病变的MR诊断
肝脏病变的MRI诊断包括多种成像技术,如T1WI、T2WI、MRCP、DWI、动态增强MRA等。
正常表现
- T1WI:肝脏信号高于脾脏。
- T2WI:肝脏信号低于脾脏。
- 胆管: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 门静脉:一般无信号。
异常表现
- 脂肪肝:肝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轻度、中度、重度脂肪肝在T1WI和T2WI上的信号变化不同。
- 肝硬化:肝外形改变,边缘呈波浪状,肝叶间比例失调,肝裂增宽,胆囊移位,脾脏增大,腹水,门静脉曲张等。
- 肿瘤:T1WI显示为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含液性肿块(囊肿)T1WI表现为极低信号,T2WI表现为极高信号。
- 其他病变:如细菌性肝脓肿、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肝囊肿、肝脏恶性肿瘤等。
三、肝脏常见疾病的MR表现
肝脏常见疾病的MR表现如下:
- 脂肪肝:T1WI和T2WI上信号强度降低,脂肪浸润程度和范围不同。
- 肝硬化:T1WI和T2WI上信号减低,肝外形改变,边缘呈波浪状,肝叶间比例失调,肝裂增宽等。
- 肿瘤:T1WI和T2WI上信号变化与肿瘤类型和病理状态有关。
- 其他病变:如细菌性肝脓肿、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肝囊肿等。
四、总结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普美显增强MRI等成像技术,可以全面评估肝脏的形态、功能和病理状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对于肝脏疾病患者,定期进行MRI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