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胎盘植入,作为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给孕产妇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胎盘植入性病变(placenta accreta spectrum disorders,PAS)是指胎盘绒毛不同程度侵入子宫肌层,可能导致产后大出血、子宫切除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胎盘植入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胎盘植入的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胎盘植入的诊断挑战
胎盘植入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然而,由于胎盘植入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依靠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难以在产前做出准确诊断。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超声检查,虽然可以初步判断胎盘的位置和形态,但对于胎盘植入的深度和范围判断存在局限性。
MRI技术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
MRI技术具有高软组织分辨率、无辐射、多平面成像等优点,在胎盘植入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1. MRI检查的安全性
MRI检查无创、无电离辐射,目前尚无确切的证据表明MRI检查会对母胎造成损伤及胎儿发育异常。因此,在孕妇知情同意的情况下,MRI检查是安全的。
2. MRI检查的时机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建议在妊娠前3个月避免进行MRI检查。国际磁共振成像安全委员会的指导意见认为,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当其他非电离辐射影像手段不能明确诊断时,可以行MRI检查。
3. MRI检查扫描方法
孕妇取仰卧位,线圈多采用多通道相控阵表面线圈,常规采集横断位、矢状位和冠状位3个位置的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
MRI成像技术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实例
以下为两个应用MRI成像技术诊断胎盘植入的实例:
实例一:中央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
患者,女,35岁,主诉因停经352周,发现胎盘异常3个月。现病史:月经规律,LMP 2024-06-22,EDC 2025-03-29。自然受孕。孕22周我院产科III级B超提示:胎儿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胎盘前置状态,胎盘植入。孕33周盆腔MRI平扫提示:中央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子宫前下壁肌层,与膀胱顶壁分界不清,考虑胎盘穿透型可能。
实例二: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
患者,女,32岁,主诉因停经33周,下腹痛20分钟。现病史:月经规律,LMP 2024-06-22,EDC 2025-03-29。自然受孕。孕13周NT1.7mm,胎盘下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孕22周我院产科III级B超提示:胎儿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胎盘前置状态,胎盘植入。孕33周盆腔MRI平扫提示: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胎盘侵入子宫前壁肌层。
总结
MRI成像技术在胎盘植入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诊断信息。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MRI成像技术将为更多孕产妇的健康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