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些看似普通的符号或代码往往蕴含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本文将深入挖掘“M.C.T.”这一神秘代码背后的故事,探寻其背后的历史真相。
神秘代码的发现
“M.C.T.”这一神秘代码首次出现在1916年的天津梁启超纪念馆饮冰室书斋的屋顶上。这些砖红色陶片铺满屋顶,与彩色玻璃天窗相得益彰,展现出独特的建筑之美。然而,这些陶地砖上的“M.C.T.”字样却引发了人们的猜测和好奇。
代码的解读
据河北区文物管理所所长、梁启超纪念馆馆长徐燕卿介绍,早在2012年修缮梁启超旧居时,就在旧瓦片上发现了“M.C.F.T.”字样。经过多年的研究,徐燕卿认为“M.C.T.”很可能是一个砖窑厂的缩写。
砖窑厂的线索
据史料记载,1916年,时任北大校长胡仁源曾向比利时商办仪品地产放款公司借款建造校舍。校舍大楼由中法实业公司与仪品地产放款公司联合承建。而仪品公司由比利时与法国合资创办,也是当时天津法租界最大的房地产机构。
徐燕卿通过查证表示,仪品公司下属砖窑厂生产的机制瓦,成为租界洋楼与名校建筑的标配。20世纪初,仪品地产放款公司旗下有一家砖窑厂叫仪品砖窑,“M.C.T.”很可能就是这个砖窑厂的缩写。
字母F的来历
关于字母“F”的来历,一种观点认为是法语砖窑(French Kiln)的缩写。这也进一步证实了“M.C.T.”与砖窑厂之间的联系。
结论
“M.C.T.”这一神秘代码背后,隐藏着一段关于砖窑厂和建筑历史的故事。通过破解这一代码,我们得以窥见百年前天津的历史风貌,以及当时中法文化交流的痕迹。